六大關鍵要素幫你控制核心成本!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02日 點擊率:
設計費占總成本僅1.5~3%,卻直接決定了整個項目成本的70%甚至更多,而結構方面的設計更是重中之重。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結構方面成本的把控點 。
1 層高的控制
在滿足建筑立面和使用凈高的前提下,減少層高不僅可以減少豎向構件的長度和體積,同時可以減少基礎、樁基等土建成本和外裝,設備及運營成本。對地下室來講,層高每減少100mm,總投資可減少30~40元/m2。減少層高可以通過結構專業控制梁高,設備專業每層綜合布線來實現。某些部位還可以采用變截面梁或在梁中預埋管套等措施來保證凈高的要求。
2 高層高寬比控制
在設計高層尤其是超高層戶型平面時,高寬比控制是建筑師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因素。規范規定:在6度及7度抗震設防區,剪力墻結構高寬比不宜大于6,框剪結構的高寬比不宜大于5。高寬比超限不屬于抗震超限審查范圍,允許但必須采用適當結構措施,由此增加結構成本,而建筑成本也會增加。
7度抗震,基東風壓0.7 ,高度113m,寬度是15m,高寬比7.5。該項目標準層含鋼量77kg/m2和同類建筑(滿足高寬比簡潔的板式住宅)相比,含鋼量每平方米增加了14kg。
3 優化梁的布置及配筋
樓蓋造價占結構總造價的9%~13%,其重量占整個房屋重量的22%左右。梁屬于樓蓋的一部分,其布置直接影響著板的受力情況和配筋,合理布置梁也成為了控制造價的關鍵。可以通過取消那些小跨度樓板下部為支撐上部較短填充墻而設置的小梁(如廚房、衛生間等),因為樓板本身足以承載那些填充墻,不需要單獨設梁,這樣梁減少,成本降低,空間也變好。
次梁的取消,不僅保證各功能空間完整及美觀,其鋼筋,混凝土,模板量都會減少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效果。
4 控制樓板的厚度
樓板厚度直接影響著結構荷載,20mm厚樓板自重約占標準層總荷載3.3%,厚度增加,荷載加大,梁,墻,基礎均會增大,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同時,對于標準層較小樓板來講,配筋均按照最小配筋率來要求,樓板厚度增加反而成本增大,所以實際工程設計時樓板厚度也是一個降低成本的控制要素。
板厚130優化為120厚,即1平米節省0.01m3混凝土,以10萬方項目為例可節省混凝土用量1000m3,按照混凝土綜合單價700元/m3,節省造價70萬元。
5 混凝土標號的合理采用
混凝土標號每增加一級,單價提高約5~8%;對柱及剪力墻軸壓比的影響很明顯,應優先選用高標號混凝土;對梁來說,標號高低對梁的承載力變化不大,應選用低標號混凝土;對板來說,雖然提高標號對承載力有提高,但標號提高后最小配筋率相應增大,樓板開裂的幾率也增大,所以也應選用低標號的混凝土。工程設計時通常將墻柱混凝土標號高于梁板混凝土標號一~二個等級,將混凝土承載能力最大化。
優化前
優化后
本項目4層建筑面積3840m2(每層面積960*4=3840m2),1~4層梁板混凝土標號的降低,4層梁板混凝土量747m3(294+453=747m3),以混凝土每降低一個標號20元/m3計算,節省造價14940元。
6 鋼筋的搭接方式
一般設計中豎向構件(墻、柱)直徑16mm(含)以上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建議12mm及以上的縱筋均采用焊接,以節省成本。
建筑面積11760m2,建筑高度41.52m,墻和柱搭接方式的不同經測算優化前后節省了35t鋼筋,鋼筋量平均每平米節省約3kg,按照鋼筋綜合單價6元/kg,每平米節省造價18元。
每一個工程都需要匯集參建各方的智慧和辛勤工作。前期階段,應進行多方案的對比分析,找到其中安全、經濟、美觀的平衡點。在優化過程中,采取辦法減小構件截面,減薄板厚,采用較矮的梁高,合理地增大樓層凈高等,這些做法不僅能減少混凝土用量,減輕結構自重,而且滿足承載力的要求。結構優化的目的就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去除無效的結構成本,達到最小的投入產出比,最終實現建筑安全、經濟和美觀的完好統一。
(該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15212443003,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