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短暫
發布時間:2015年09月30日 點擊率:

(鄧海蘭 )
印象中,那同學的父親是那么成功,那么自豪。自然,這位同學就如“富二代”一般,享受著父親為其準備的車子、房子和體面的工作,乃至一切的富足。當接到他的電話時,似乎第一次感覺人的生命如此短暫和無法預料。
過年回到家,從爸爸口里得知鄰居中那個硬朗的奶奶走進天國;那個笑口常開的爺爺也中風了。這樣一來,讓我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慌亂,凝視爸爸臉上已有了老年斑,頭發稀少且白了許多。
去年夏天,爸爸眼睛查出白內障要做手術時,心中不由地內疚、害怕、酸楚。想起爸爸所說,我小時候身體柔弱。有一次在讀幼兒園時不知何原因肚子痛得打滾,由于那時住鄉下打針、吃藥還服下鄰居告訴的土方,可仍不見效,沒辦法只得前往萍鄉市醫院診治,方知是蛔蟲鉆進膽囊。由于我比較嬌氣,爸爸讓我吃藥丸時每次都會吐掉,為避免整個藥丸吞不下去;用爸爸調羹研碎喂給我吃,可是那藥又太苦還是會吐出來。這時,爸爸一邊耐心的哄著我,一邊用白糖拌著讓我喝下去,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拿著調羹笑著說:“來,快吃了,這樣肚子就不痛了。”
排行最小的我有些嬌氣、受寵。只要我說哪里不舒服,爸爸就會加倍關顧。然后,每次打針爸爸都會買好吃的給予獎勵,有時,我常常以此騙老爸達到所要的禮物。
讀初中時,我還央求爸爸帶我去診所打針、服藥,然后返校。可是,當爸爸去醫院動手術時,我卻沒在他身邊,感覺自責、慚愧。
如今,我爸爸都快70歲的人。然而,我對爸爸的孝道居然是如此的掉以輕心,常常一個月都難得打幾個電話。有時爸爸過生日時,也是姐姐們一再提醒我。內心常說,等我工作不是那么忙了,就多盡點孝心、多為父親做點事。仔細一想,爸爸有時間等嗎?所以說當下“三不等”:首當其沖就是敬老不能等;其次是教育子女不能等;再則就是健康投資不能等。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因為,我不想留下這樣的遺憾,我不再覺得如此的恐懼、如此的后悔。所以,珍惜當下不僅僅是停在心里想想、嘴上說說而已,而是要親力親為以具體行動來彌補對“生命的短暫”的感悟。